中新網(wǎng)福建新聞4月10日電(林堅 黃榕琦)“我從17歲開始練習地術(shù)拳,一練就是15年。”馬修·布魯克斯(Matthew Brooks)說道。馬修是英國布萊頓(Brighton)的一名刑警,從事犯罪調(diào)查的工作。每年3月,他都會與志同道合的人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福建,向福建南少林地術(shù)拳代表性傳承人林在培學習中華武術(shù)。
在2005年與2009年的兩期美國《功夫》雜志里,都刊登了這樣一行字:We fight while lying on the backs(我們躺在地上拳擊),文章描述了一種迥然不群的中華武術(shù)——地術(shù)拳。一時間,地術(shù)拳在世界武術(shù)圈掀起浪潮。
伴隨著浪潮的是一群“海外候鳥”,一群武術(shù)愛好者,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福建習學地術(shù)拳,感受中華武學奧妙。但由于簽證時效的緣故,他們只能在中國短暫地停留習拳,然后返回家鄉(xiāng),待次年再來。年復一年。
“2007年,我?guī)еΨ驂魜碇袊螌W武術(shù),與林在培師父不打不相識?!币言谟_館教授地術(shù)拳的尼爾·約翰遜(Neil Johnson)對記者說。尼爾回憶道:我與他交過兩次手。第一次交手,我略占上風,但我沒有料到他會驟然俯身橫地,往我膝蓋縱風一掃,我頓時倒地,他立即用雙腿絞住我的雙腿,使我動彈不得,敗給了他。然而我并沒有灰心,我想好“下盤奇襲”的應對之法,再次向他發(fā)起了挑戰(zhàn),可我還是敗給了他。于是在第二年,我就帶著學員到他的面前,我和他說,我們要學習地術(shù)拳。
“當時的我并沒有想到尼爾會再度來到中國,要我教他和他的學員們地術(shù)拳。每年3月,他都會來到我這習武,風雨無阻。他還寫下了七八本的武術(shù)筆記?!绷衷谂嗾f道。如今,尼爾的學院約有220名學員,年紀橫跨兒童到成人。尼爾的兩個兒子也堅持著一周3次的習武頻率。
地術(shù)拳,因招式仿自犬類的翻滾、閉閃等動作,又稱“狗拳”,是中國南方稀有拳種,主要流傳于閩地。相傳是明末清初,福建白蓮庵尼姑所獨創(chuàng)的一套象形拳法。功法可凝練成奇、巧、變、輕、速、硬等六字要訣。在滾、翻、撲、跌、竄、勾、摔、奔、跳、鉆中靈活變換,用倒地、加之絆足擒拿等捆綁招數(shù),擊點穴位,克敵制勝。2011年,南少林地術(shù)拳被正式評為“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”,中國拳師林在培成為其代表性傳承人。
“我們喜歡中國武術(shù)。我們用地術(shù)拳來練習格斗,每次練習,我們的知識都會增加?!迸c馬修、尼爾一起前來的,還有警察伊莫金·托馬斯(Imogen Thomas)、大學教師阿麗·卡納爾斯(Alison Canals)等武術(shù)愛好者。
“我們不僅僅是花錢學習功夫的西方人,我們更是一個大家庭,地術(shù)拳把我們聯(lián)結(jié)在一起,我們從中收獲了友誼,還有健康的體格。我們學習中華武術(shù),并將它傳給世界更多地方,讓更多的人知道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?!瘪R修如是說。
據(jù)林在培介紹,如今已有來自荷蘭、俄羅斯、加拿大、美國、澳大利亞等13個國家的1000多名外國弟子前來學習地術(shù)拳。
今年,在林在培授拳的武館墻上,多了一面中英雙語的錦旗,這面墻旗是英國學生送給他的。殷紅的旗上寫著,“我們將一起繼續(xù)推進藝術(shù)發(fā)展,確保將其傳承給后代!”(完)
Copyright @ 2008-2016 www.relo2c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監(jiān)督電話:0593-2099788 投稿郵箱:ndnews@126.com 中新寧德 閩ICP備15008286號